書畫裝裱的起源(2)
書畫裝裱的起源(2)
裝裱藝術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曆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書畫墨妙必
須經過裝裱才便于收藏、流傳和欣賞因而裝裱技術的高低绫绢色
彩的選擇與裝裱形式的設計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效果曆代書畫珍
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經精心裝裱則猶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貴畫文
物因此不致湮沒失傳。揭裱字畫也稱裝裱字畫古老的名稱叫裱褙。
現代的揭裱字畫行業都自稱是“蘇裱”。傳說是從蘇州傳來的手藝。
明代有位湯勤乾隆時有位徐名揚他們是從蘇州來京城的揭裱
字畫的藝師聞名于當時的裝裱機文人、士大夫甚至皇帝。他們揭裱字畫
技藝高超世代相傳精益求精。到了光緒年間蘇裱字畫手藝之精巧出神入化舊字畫碎破到
不可分辨甚至糟脆到呼吸即能吹散的程度仍可蘇裱如原狀可謂是業界一大絕技。
以前裝裱的手藝是師傅傳徒弟學徒要先拜祖師爺誰是祖師爺
說法不一有造紙的蔡倫有造字的倉颉有畫聖吳道子也有大儒
孔夫子。學徒期間要練毛笔字學打算盤、練記賬、學畫格式、形制
熟悉绫绢„„
書畫裝裱十分注重內在質量這就要求書畫裝裱師有全面的修養
和深厚的功力這樣才能使書畫家的作品更好地得以完售從而提高
藝術魅力和觀賞力在長期的合作中許多收藏家、畫家、書法家都和
裝裱師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如張伯驹與王華轩吳作人與劉金濤„„
新中國成立後裝裱不僅繼承了曆史上好的書畫裝裱機形式、風格和技法
而且在整修揭裱古代殘破作品方面開創了新的途徑爲保留我國古代
文化遺產做出了顯著的貢獻。諸如將巨幅大畫《江山如此多娇》以及
長達十余丈的《首都之春》手卷等裝裱得莊重大方平正堂皇堪
稱裝裱史上別開生面的創舉。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書畫”如今在書畫熱、收藏熱的推動
下裝裱業也快速發展很多畫室、畫店使用了裝裱機15 分鍾即
可裱一張畫但裝裱機只能幹“粗活兒”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畫
還是要靠手工裝裱。
作爲一門手藝隨着一批老藝人的去世裝裱業出現了人才斷档
很多畫店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手藝人而不敢把名畫拿去裝裱那種枯
木逢春、出神入化的裝裱故事今天的達升人將這一神奇的裝裱技術
延續並將他發揚光大
同類文章排行
- 視頻--機裱免費培訓實拍
- 鑲嵌鑲料,書畫裝裱工藝細解
- 書畫裝裱裝潢品式發展
- 書畫裝裱配色的重要性
- 裝裱款式的設計以及用料的選擇
- 如何設計書畫裝裱款式?
- 小幅畫心裝裱格局審定
- 立軸裝裱方法和裁料計算
- 立軸的裝裱款式欣賞(2)
- 書畫裝裱應因地制宜 款式隨廳堂格局而張壁
